上海航运交易所近日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于1123点,较上月下降3.9%,同比上涨36%。
虽然处于传统淡季,但受益于全球经济恢复性回升,特别是发达国家需求缓慢恢复,全球贸易仍处上升通道。交通运输部快报显示,3月份,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10万TEU,同比增长13.6%,但较为充足的货源并没有给市场带来上升空间,运价却出现小幅下滑。其主要原因是,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,班轮公司为了求生存,采取了撤、并航线,闲置多余运力以及减速等措施,较好地控制了运力过度增长。在需求回升的配合下,运价连续8个月恢复性上涨,初步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,主要航线运价基本已恢复到或接近危机前水平,特别是亚欧线运价屡创历史新高,北美线也在逐步靠近收益平衡点。受效益上升利好,班轮公司运力控制也出现松动,闲置运力开始试探性释放。
据相关机构估计,截至今年3月初,全球闲置运力约104万TEU,占总集装箱运力的9.4%,较年初的150万TEU下降了近三成,运力闲置状况大为改善。据悉,4月欧洲航线整体运力还将进行调整,其中CKYH联盟将有2条欧洲线和2条地中海线重返市场。据克拉克森统计,2月份净增9.6万TEU运力,为一年来最高水平,前期运力平衡关系有所打破,市场自然选择下行。
尽管3月份运价指数自去年7月份以来首次出现下降,但反映集装箱运输市场景气度的租赁指数(HRCI),已连续4个月保持增长,3月底报收于373点,较上个月上涨4.5%,显示集装箱市场向好趋势没有改变。
4月2日,上海出口至欧洲、地中海、美西、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分别为1917美元/TEU、1857美元/TEU、2041美元/FEU、3102美元/FEU,较上月分别下降9.3%、10%、4.5%、5%。
(摘于中国水运报)